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5|回复: 0

收入越高存钱越慢 小心掉入中产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08: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年家庭收入增长越来越慢?职场遭遇天花板?投资理财之路崎岖难行?对未来生活充满焦虑不安?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中产陷阱了呢?
  案例
  收入越来越高存钱越来越慢
  上海某公司中层于可平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尽管工作15年,收入早就翻了好几倍,但存钱却越来越难。“需要面对的支出项目不断增加,需要的钱越来越多。”儿子刚刚上学时,于可平就请了钟点工阿姨来帮忙,“最开始的时候钟点工的工资一个小时五六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5元/小时”。“前几天油价又涨了,以前对每次加油增加十几元钱感觉不大,可是现在算算,加满一箱油就要花500多块了。”“我和太太在公司里都算管理层,穿戴虽不是大牌,也要稍微讲究一点。可是,现在到商场逛逛,普通的鞋子、衣服没有几千元根本就买不下来”。
  于可平觉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没有支出来得快。“工作前十年,收入增长是非常显著的,从两三千元就到了近两万。这几年,虽说公司也有小幅度的加薪,但幅度很小,大多是意思意思。”于可平说。
  心声
  收入不菲焦虑不止
  一位收入不菲却焦虑不止的先生对记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奋斗,如今我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但遥望未来,心中又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感:白天,我依然每天卖力工作,但收入增长却越来越慢,晋升的愿望总是遥不可及,渐渐地对工作也起了倦意;到了晚上,打开电脑,看到精心挑选的股票和基金总是越买越亏,心中不免叹息‘你一理财,财就离你’;打开电视,发现93号汽油都已进入‘8’时代,上海车牌更是直冲6万元,看来买车计划还得思量下;躺上床,老婆唠叨着丈母娘又催促赶快生孩子了,但面对从‘蒜你狠’到‘向钱葱’的诡异物价和今后孩子的择校费、补课费、出国留学费等林林总总的潜在负债,便只能应付说‘再等等吧’;睡觉前翻了翻报纸,统计局说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就算中等收入阶层的新闻眼前突然亮了,但想想自己年收入将近10万,这日子却依然过得紧巴巴,不免心中凉了一大截;闭上眼睛,一想到马上又到房贷还款日了,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调查
  三口之家年入6万叫“中产”?
  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必然面临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等压力相类似,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很多人在个人财富积累的道路上,也常常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事实上,许多收入不低、职业体面的“中产阶层”便存在这样的困惑。
  10年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就提供了一套判断中国“中间阶层”的标尺:即个人年均收入以及财富拥有量在人民币2.5万元~3.5万元之间,购买私家车和有相应的社交文化消费。
  2006年,“中国新消费者特别报告”把年收入在2.5万元~4万元之间的中国家庭定义为下层中产阶级,把年收入在4万元~10万元之间的家庭界定为上层中产阶级家庭。
  去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蓝皮书则指出,根据恩格尔系数测定,到2009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62万元~3.73万元之间;家庭可支配收入在4.86万元~11.19万元之间。
  尽管由于测算标准不同,中产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实际上国家统计局对中等收入阶层还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从统计学角度说,占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和中位数收入水平之间的这个阶层都应当属于中等收入阶层。而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然而人均2万元左右、一个三口之家6万元左右的年收入却很难与民众对中等收入阶层的理解契合。
  由于大量在统计学上已属中等收入的人群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因此陷入了像上文中的“焦虑先生”一样的“中产阶层焦虑”中。
  自我测试:你落进中产陷阱了吗
  你是否陷入了中产之陷阱?从以下的八道自测题中,你不妨为自己找寻一下答案。
  特征1:财富积累速度放缓
  你觉得最近3年的家庭收入增长速度比前3年快还是慢?
  特征2:生活压力感加大
  你觉得以现在的收入状况,实现买房、买车的目标有压力吗?
  特征3:生活幸福感降低
  你觉得以目前的家庭收入可以实现幸福的生活吗?
  特征4:未来忧虑感出现
  你觉得未来家庭收入会一直持续增长吗?
  特征5:职场遭遇天花板
  你觉得未来的职场地位和收入还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吗?
  特征6:投资理财之路不畅
  你觉得这些年的投资理财让你实现财富目标了吗?
  特征7:错觉带来心态失衡
  你觉得自己的家庭收入在整个社会处于中等或偏上吗?
  特征8:焦虑感困扰生活
  你常常为不能实现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目标而感到忧虑吗?
  解惑支招
  走出中产陷阱锦囊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呢?我们在此送上四大实用锦囊,定有几款适合正在焦虑的你。
  锦囊一职场转型收入多元
  中产阶层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多是工薪收入,若没有一份好的工薪收入,想要理好家财,就如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首先就要突破职场薪水瓶颈。
  对于已遭遇职场天花板的中产阶层来说,学会当断则断、及时转身是必备武器。如果依然喜欢自己的这份职业和行业,则可以通过跳槽寻找更高的薪水。若对眼下自己的工作已生倦意,或当初入行就是误打误撞,则可以在充分考量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择机转行。
  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环境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知,身处职场中的中产者也可试着通过创业彻底改变自己的财富地位。
  锦囊二控制支出加强规划
  第二招就是学会合理控制支出。对于许多70后和80后白领来说,尤其是要控制不必要的网上购物和信用卡消费,因为这种不需要伸手递钞票的消费行为属于无痛感消费,很容易花着花着就失控超标。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无法控制刷卡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注销信用卡,只刷借记卡,量入为出,细水长流。
  与此同时,中产者还要尽早制订长期的理财计划,包括养老金规划、置业规划、子女教育规划等,实现财富积累可持续的目标。
  锦囊三积极投资灵活调整
  股市低迷,楼市萧条,金价已“高处不胜寒”,期市、汇市又投机性太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中产不敢把辛苦赚来的薪金放到投资市场中。事实上,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现很棒的投资机会。关键在于学会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标的和思路,从而实现财富能级的跨越式发展。
  锦囊四调整心态战胜焦虑
  除了种种理财手段外,乐观积极、不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也是迎战中等收入陷阱时必不可少的武器。知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内心产生焦虑并非由于那些中产阶层的收入过低,而是由于他们总是习惯于和收入更高的人进行比较,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张怡筠表示:“放在全社会的大平台去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算不上低,全社会100个人中,至少有50个人比你还穷,说明你的物质生活条件还不至于很糟糕。但如果他们总是盯着富人群体,便会越想越来气,越想越焦虑。”
  减少攀比,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不但有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研究表明,由于市场长期看是曲折向上发展的,因此积极乐观的人在投资市场中往往能比消极悲观的人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关于我们|隐私条款|免责声明|小黑屋|D2home暗黑1.09战网 ( 鲁ICP备2020047197号 )

GMT+8, 2024-6-17 09:34 , Processed in 0.2455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