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5|回复: 0

反智的人口理论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2: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所以探讨到人口领域的问题,是因为人口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国运,人口与制度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两大关键要素。



    任何探讨,都必须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理智的态度进行分析,煽动某种情绪有可能酿成不可逆转的后果,笔者之所以用刺眼的“反智”命名本组专栏,是因为看到了过多的文章在煽动情绪,把生育与种种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了不恰当的类比。理智地探讨生育问题,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加体面、有尊严。在这方面,薛涌先生做得很到位。



    本文将从人口出生与水资源角度,继续论述计划生育、优生优率的必要性。



    如果放松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按照国家统计局今年8月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201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亿人,比2002年增加6000多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201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全年出生人口为1604万人,出生率比2002年下降了0.93个千分点。2002-2011年中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603万人。



    从反映净增长的自然增长率来看,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下降了1.66个千分点,其中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从历史上看,这样的增长率处于中位水准。值得关注的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而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看齐。据卫生部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到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岁,中国人口数量达到15亿也许用不了十年。



    在上述数据中有个致命的漏洞。在出生率计算中,没有划分高生育率与低生育率组群的不同,事实上,在我国有的地区出生率高,而大城市出生率较低。在设计模型时,这一不同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现在假定一组人群总人口为100人,男女各50。以简单的方法,分为A、 B两个组,人数各50。A组设定人口生育率较高,平均每个妇女替换生育率为3,而B组妇女选择不生育。如此一来,整个组群的平均替换生育率为1.5,甚至大大低于发达国2.1的人口替换生育率。



    且慢高兴——在经历一代人周期之后,A 组人群数为75;B 组人群数为0. 两组总数为 75; A 组生育率仍然是3, 但 B 组已消失,所以整个平均生育率窜升为3!也就是说,高生育率组别最终将取代低生育率组成,主导人口的出生。这一简化的模型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组群人口出生的不均匀,会造成信息的严重扭曲,也会造成出生人口的严重扭曲,平均值不仅在计算收入时会误导,在计算人口出生率时也会误导我们的思维。



    当然,在计算出生率时,A组的下一代有可能会改变想法,不再维持高生育率。但这是需要前提的,也即这个社会的城市化、收入分配较为均衡,多数上过上体面而有理智的生活。



    我国目前如何?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地区,2008年甘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54‰,云南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海南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1‰。与此同时,北京等大城市的自然增长率为零增长。以北京为例,2007年以前数年,自然增长率为零增长,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3‰左右,2011年,北京市自然增长人数与上一年比增加61053人。再看北京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201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数为1277.9万人,而常住人口总数一年增加56.7万,2011年达到2018.6万人。有许多人希望居住在京、沪、深等大城市而无法如愿。



    据社科院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其中有17%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但没有在城镇落户,有2亿多人户口在家,另外还有7000多万的流动人口。光鲜的城市新区背后,是欧洲与非洲的区别,是把农民工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成本隔绝在城市之外,是只计算当下的GDP而不计算未来所需要支付的庞大成本。如果把常住人口纳入城镇户籍人口,以最保守的估计,需要40万亿到50万亿元的成本。



    并不奇怪,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形成了消费两极化的同时,也形成了生育率的两极群体,而贫困群体与高净值群体倾向于高生育率。笔者绝不主张对高低收入阶层进行不同的生育分配,这是纳粹人口学的前兆,而计生与优生优育则是倡导人们更加理智、优雅地生活。



    中国人口理论中有个严重缺陷,就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数据。主张放开计生者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而支持计生者使用计生委的数据。相对中立的数据来自于第三方的研究,这一数据也并不健全。根据夏威夷大学East–West Center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Effects of population policy and economic reform on the trend in fertil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975–2005》,根据对广东的研究,珠三角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0年到2005年,非珠三角地区的本地居民人口生育率反而较高,其中原因,有可能是本地居民的生育文化导致。虽然人口总和生育率下降,但实际生育率要高于预估计。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对于人口的具体的田间详尽调研数据。



    至于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人口增长,这些人最好回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接近崩溃、人口增长巅峰之时,或者把这一套人口增长促进经济的理论向朝鲜等国家兜售。



    更致命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受到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束缚。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将在下一章节中,详细展示中国这个贫水国是如何严重缺水,却又严重污染水源、浪费宝贵的水资源的。资源的利用率反映的是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中国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在资源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与发达工业国家的人口密度相比是不负责任的。



    笔者在云南的偏远山村,目睹村民在旱季来回三个小时背水、一天背两趟水的情形,以及整体缺水、污染的现象,难道当地的孩子还要继续这样的生活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关于我们|隐私条款|免责声明|小黑屋|D2home暗黑1.09战网 ( 鲁ICP备2020047197号 )

GMT+8, 2024-5-18 20:42 , Processed in 0.2109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